齐鲁印记·守望地名——清平星火李圈村

2024-10-31 16:22:08 来源: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
打印

  鲁网10月31日讯(记者 孟源 摄影记者 张超)一方沃土,一座红村。透过古运河的波光,一座三面环水的古村在眼前豁然开朗。数百年的时光流转,红旗飘扬的峥嵘岁月,勾画出这座村庄的多彩脉络,这里就是临清市魏湾镇李圈村。

  据《临清市地名志》记载,明永乐年间(1403—1424),李姓始祖由山西洪洞县奉诏迁至此地建村,因村落邻近小运河南岸,河道由村东向村北以半圆形状围绕,成村后以姓氏命名为李圈村,沿用至今。李圈村原属清平县,1956年清平县建制撤销后,划归临清市管辖。

  悠悠古运河旁的李圈村,旧址与古道交织,历史与文化交融。经历烽火岁月的村庄,诞生了许多激荡人心的红色故事。李圈村是革命烈士李恩荣的老家,1932年,李恩荣回到家乡,发展党员,组织建立了清平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——李圈村党支部,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武装斗争,在当地的土地革命、武装抗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村中的三间旧屋,就是当时支部的办公场所,在这里,清平的“革命星火”被点燃,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。李恩荣还在自己家中开挖了一条长约千米的地道,用于开展革命工作。1932年夏,中共清平县委员会在李圈村正式成立,1940年1月迁至他处。这期间,革命党人以李圈村党支部、中共清平县委员会为阵地,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……

  如今的李圈村传承红色基因,以红色旅游、大蒜种植和木材加工为主业,临清大蒜、九孔莲藕口碑相传,红色文化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。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内,李圈村还保留修复了当年清平县委员会旧址、李恩荣烈士故居以及抗战期间的地道遗址。走进纪念馆,摆放着的老物件仿佛诉说着当年的往事,老一辈共产党人出生入死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李圈人不断前行,引领李圈村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,迈向新时代。

  穿过历史的硝烟,沐浴新时代的荣光。继承先烈遗志,赓续红色血脉,革命故事代代相传,“清平星火”生生不息,李圈村正以崭新的姿态,在鲁西大地上阔步向前!

责任编辑:孟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