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印记·守望地名——多彩渔歌 湖兴渔村
鲁网10月31日讯(记者 孟源 摄影记者 张超)一湖清水,一路风光。沿着京杭大运河,划开微山湖的万顷碧波,一处诗意盎然的水上桃源在眼前豁然开朗。这个依湖而建、四面环水的小渔村,便是济宁市微山县张楼镇湖兴渔村。
湖兴渔村是一个纯渔民村。清末时期,山东、江苏、河南等地的饥民流落至微山湖,以渔猎为生,根据生活方式的不同,形成大船帮、网帮、枪帮和罱)帮四大船帮,而在湖兴渔村世代生活着的,便是其中的罱帮。他们以船为生,也以船为家,居住极为分散,主要分布在微山湖流域的张楼、留庄、韩庄、高楼等水域,形成了移动的水上社区。1971年,张楼镇政府正式成立湖兴渔村。1997年,借助京杭大运河清淤的土堆,当地政府建设庄台作为村子唯一的陆地集中居住点,100多户村民安居于此。
尽管如今部分渔民还居住在船上,但船居已然现代化,设施俱全。以船为家、以鱼为食的湖兴渔民,也探索出了地道特色的渔家宴,地锅炖鱼配锅贴、咸鸭蛋、大闸蟹等美食特产令人垂涎。依湖而生,因湖而兴,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,湖兴渔村旧貌换新颜,迎来了崭新篇章。
依托得天独厚的湖泊资源,和紧靠微山湖风景区的地理优势,近几年,张楼镇政府全面提升湖兴渔村的村落环境,积极探索发展餐饮、电商等特色产业,全力打造焕然一新的“美丽渔村”。一座座院落整齐有序,船舶停靠处也建起了生态码头,旧时的渔船、渔网、石磨盘等生产和生活用具被重新利用,延续着微山湖的渔家文化,村史展馆、河边书屋也承载着湖兴渔村厚重的乡愁。由“靠水吃水、以渔为业”到现在不断建设发展的“湖中桃源”,湖兴渔村的乡村振兴之路,正是国家新农村建设理念的鲜活印证。
广阔充沛的微山湖养育出了敦厚淳朴的湖兴人,湖兴儿女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拼搏出了微山湖上崭新的一片天。漫步湖兴渔村,品一餐渔家宴,看莲荷无穷尽,听桨声水潺潺。在这里,每一次渔歌唱晚,都是对美好生活的颂歌;每一抹夕阳余晖,都是湖兴渔村幸福又灿烂的画卷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