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印记·守望地名——英雄故里王杰村
鲁网10月31日讯(记者 孟源 摄影记者 张超)沃土之上,几千年的华夏文明悠悠流淌;寻脉而往,遇见历史悠久、文化璀璨的金乡。位于鲁西南的金乡县,是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、诚信之乡,在这里有一片热土,见证着信仰与忠诚,萦绕着英雄之歌的回响,它就是济宁市金乡县鱼山街道王杰村。
王杰村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,明洪武年间,王姓在此建村,以姓氏取村名王庄,后因村西有座供奉华堌神的华堌庙,村又以庙得名,称华堌村。1968年,为纪念革命烈士王杰,改村名为王杰村。
1942年,王杰出生在华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,19岁时他应征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。在当兵的四年里,王杰笔耕不辍,10多万字的日记中,闪耀着坚定信念和伟大理想。1965年,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突遇炸药包意外爆炸,危急关头,年仅23岁的他为保护在场的另外12名民兵,用身体扑向炸药包,壮烈牺牲。王杰的英勇事迹震撼人心,部队遵其遗愿,追认他为党员。全国上下也响应号召,纷纷学习王杰精神,以实际行动向这位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。
英雄王杰,用青春践行了“在荣誉上不伸手、在待遇上不伸手、在物质上不伸手”(出自《王杰日记》)的高尚品德,用生命诠释了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”的革命精神,他的名字,如同不灭的灯塔,照亮了村庄的未来。王杰的家乡不仅更名为“王杰村”,村内还建起王杰烈士纪念馆、王杰精神大讲堂等纪念设施。王杰先后被评为“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”、新中国“最美奋斗者”等荣誉称号,王杰村也被评为全国首批“红色基因名村”。
踏寻英雄路,感悟红色情。走在这个红色村落中,随处都感受到熠熠生辉的王杰精神,仿佛又回到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,令人心潮澎湃。一笔一划,都书写着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荣光,一物一景,都闪耀着革命的光辉,激励后人不断前行。
然而,王杰村并未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之中,它在新时代的浪潮里展现出勃勃生机:绿色生态农业蓬勃发展,奶梨园一派丰收景象;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让王杰精神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。王杰村,不仅是一个村庄的名字,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,在这里,英雄的精神如同星辰光辉,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