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印记·守望地名——古河新韵开河村
鲁网11月26日讯(记者 孟源 摄影记者 张超)一条京杭大运河,穿越古今,纵贯南北。在运河流淌过的土地上,有一处被时光轻抚的古村,仿佛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,诉说着千年的故事,这里就是济宁市梁山县韩垓镇开河村。
据《梁山县志》载,开河村始建于明朝永乐九年(1411年),因开浚会通河,“开河”由此得名。京杭大运河古河道曾穿村而过,开河也成为当时有名的水旱码头。因漕运繁荣,往来船只日益增多,此地商旅云集,栈店棋布,便初具了集镇雏形,时称开河镇。明代小说《三言·二拍》里曾描述:“到了开河集上……在热闹市里挤了一番……”由此可见当时开河镇的繁荣景象。如今,开河分为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行政村,是远近闻名的“运河古镇”。
开河村位于京杭大运河南旺枢纽梁山段,早在元代,运河古闸便置于此地,称“开河闸”,南旺枢纽连接着南北水运,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。它解决了当时“水脊”缺水的难题,为京杭大运河畅通五百余年提供了水源保障,南旺枢纽具有高度的科学性,堪与都江堰相媲美,是京杭大运河史上的伟大壮举。如今,开河村中仍保存有明代时期的古碑,它传承着大运河的悠久历史,见证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古代文明的辉煌。
古老的大运河让开河村在历史中熠熠生辉,它不仅是热闹的集镇,更是文化的交汇点。儒家文化、运河文化、水浒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,孕育出了一代代杰出的开河儿女:有感动乡邻、闻雷泣墓的明代孝子董天知,有文武双全、战功赫赫的清代浙江提督李杰龙……他们如同璀璨星辰,照亮了开河这片闪耀的土地。
如今的开河村人口过万、姓氏过百,是名副其实的“百姓之村”。依托运河历史文化资源,开河村聚力打造运河古镇,充分挖掘运河文化,让运河古道焕发出了新光彩。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,开河村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。
渡头馀落日,墟里上孤烟。完成历史使命的古运河,在岁月中沉淀着厚重的过往。而被古运河滋养的开河村,正以它独有的魅力,续写着运河古镇的新篇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