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音·乡味·乡情——鲁腔篇

2019-11-01 14:05:00 来源: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
打印

  鲁网11月1日讯(记者 孟源)一声声熟悉的乡音,一句句真挚的感情,道出的不仅仅是儿时的记忆,还有对家乡深深的思念。已故的台湾体育主持人傅达仁曾在199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,用山东方言表演了串场节目——《山东大实话》,用多年未变的乡音诠释了山东游子的故土难离。 

  乡音就像是一把钥匙,每每听到家乡的方言或是戏曲,总能打开心底最深处的思念。山东方言在发音上具有独特的个性,同样的,山东戏曲也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。 

  山东是大陆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,其戏剧艺术的孕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齐鲁诸国。山东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,丰富多彩,先后曾有几十个种类流行。现在在山东境内流行的戏曲剧种则多达30多种,可分为梆子腔系、弦索腔系、肘鼓子腔系和民间歌舞及说唱形成的戏曲剧种等。山东梆子、柳子戏、柳琴戏、吕剧等都是山东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戏剧。这些戏曲唱词大都通俗易懂,唱腔朴实无华、优美流丽、娓娓动听,在山东民间有着深刻的群众基础。 

  而在山东曲艺方面,乡音的魅力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。山东评书、山东快书、山东大鼓、山东琴书等众多曲艺形式讲今论古,情趣横生,山东也由此得以“曲山艺海”的美誉。值得一提的是,山东快书在台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,早在50年代初期,山东快书名家杨立德的弟子张天玉到了台湾,广泛演播山东快书,颇受欢迎,令不少人“一闻乡音而鼓舞”。 

  山东戏曲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,既保持了齐鲁的地域特色,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更新发展。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唱腔唱段,如今听来依然悦耳动听;一代代离家在外的齐鲁游子,感动的是那心上萦绕的鲁腔。记住乡音、传唱鲁腔,这不仅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,更是对血脉相亲、故土难离的最好见证。 

责任编辑:李震
新闻关键词: